植保機群飛技術,提升農務作業效率
智慧農業
2024.12.03
全球農業人力不足,國際需求擴大
農業人力短缺,無人植保機的應用已越來越普遍。然而,目前市場上的植保機多為單飛形式,難以滿足大面積農地需求。台灣部分業者為增加單趟運送農藥量,推出了載重16公升以上的植保機,但這些植保機的重量往往超過25公斤,需要額外的飛行執照。目前,市面上多數重量25公斤以上的植保機皆未取得合法執照,這對農業作業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造成挑戰。
與國際接軌,開發群飛版無人機應用
智慧城鄉計畫與物聯電網合作,攜手瑞士飛控商共同開發了適合歐美和東南亞大面積作業需求的植保機群飛技術。這項技術通過植保機「地控系統」來標定農藥施作目標區域,並將飛行任務分配給各植保機,使其自主起飛並執行作業。每台植保機在達到固定飛行時間或斷藥時會立即返航,讓工作人員以插拔方式更換藥箱及電池。此外,該技術還串接全台35座實時動態技術(RTK)基站,以精準定位植保機的位置,並能將飛行參數送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這不僅提升了農務作業的效率,也確保了飛行作業的合規性。
建立群飛植保機產業鏈,完成新南向商業部署
透過開發植保機群飛技術,不僅合法提升了載藥量,還推動了台灣植保機產業鏈的發展,包括植保機積架、配電盤模具及機殼模具等軟硬體的進步。此外,與中原大學產業高值化中心的合作,在印尼茂物農業大學(IPB)提供無人機農噴人才培訓、建立智慧農業示範場域,並促進在地農企業務媒合, 完成了國際商業布局,進一步推動全球智慧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