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2024智慧城鄉嘉年華 數位創新優化生活 展現MIT科技硬實力

2024.12.12

台灣是舉世聞名的科技島,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積極鏈結智慧應用與大眾生活,推動「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結合中央、地方、產業資源,運用新興科技跨產業、跨域合作,推動各項智慧城市數位應用,每年皆舉辦『智慧城鄉嘉年華』成果展分享成功經驗。今年活動於12月6~7日在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展出51項特色應用服務,更善用情境式互動,引領大眾深度體驗數位科技融入城鄉生活所帶來的改變。

 

智慧健康應用 接送長輩又快又暖

提前因應超高齡社會,在健康照護領域發展「幸福接送管理服務平台」,結合車輛GPS定位、LINE@預約系統與排班派遣輔助系統,將人工作業升級為數位管理,匯聚10個車隊、近百輛長照交通車,已為澎湖、金門、南投與苗栗超過7,000位長輩提供接送服務。

健康熊執行長陳文騫說明,當預約接送服務時,使用者可勾選長輩乘坐輪椅等特性,幫助接單司機判斷長輩的行動能力與行進速度;司機還可以透過LINE通知已出發,幫助叫車家屬與長輩預備出門,減少等待時間;當司機將長輩送抵目的地後,即按下系統的「完成接送」鍵,長輩家屬與聯絡人也同步收到通知,更為安心。

該平台積極實踐交通減碳,導入電動車投入服務,已減少3,180公斤碳排,未來更計畫結合長照2.0的各項服務,以API串接市場優質解決方案,打造單一平台,方便長輩輕鬆預約,享受高效優質的照護服務。



智慧農業應用 精準高效收割

台灣以農立國,稻米為主要糧食作物,稻穀濕度影響價格、品質與烘乾成本,為了幫助稻農掌握最佳收割時機,透過打造AI平台整合氣象數據、農場座標、品種及每日溫度,稻農只需上傳水稻照片,AI就能推估稻米含水量,預測最佳收割日期,將收割稻米濕度降到26%理想標準,提升每公頃收購價2.3萬元,下游碾米廠更可降低烘乾用電,節能減碳!

這套AI技術提供穀物含水量預測、智慧收割與烘乾排程等雲端服務,宸訊總經理徐承原分享,技術與服務已導入台南、高雄、彰化三個農業大縣,應用稻田面積超過4,300公頃,團隊累積5萬張稻米照片、上百萬筆數據,未來將複製稻米成功經驗,導入大豆等雜糧作物。

台灣擁有眾多米種的種植經驗優勢,未來宸訊將持續累積跨品種AI模型,計畫進軍泰國、越南等產米大國,輸出MIT智慧農業成功轉型經驗。

智慧交通應用 守護乘車安全

軌道運輸已經成為台灣都會區的日常,為了優化乘車安全、加速處理突發狀況,在高雄捷運管理中導入高擬真3D電腦圖學與5G AIoT技術,打造「高擬真3D軌道運輸數位雙生平台」,藉由數位雙生營運儀表板顯示環境數據、異常事件、客流量等動態訊息,幫助駕駛員、站務人員、捷運警察隊即時掌握突發狀況;平台擁有數位雙生模擬器,成為駕駛員模擬行車訓練的最佳助手,面對樹倒、豪雨等狀況都能臨危不亂,確保行車安全。

高捷經理莊景斌分享,團隊還趁勢推出「V高雄」手機APP,讓旅客一手掌握列車行駛站點位置,預測駛抵時間,還能提前了解各車廂的擁擠程度,搭車時朝向乘客較少的車廂方向移動,有效疏散人潮。

人潮就是錢潮與商機,高捷已鎖定旗津、哈瑪星、新崛江、SKM Park四大商圈,將結合車站、商圈、景點推出實境地圖與優惠活動,促進多元應用。

 

智慧治理應用 城市幣跨域共享

許多城市都希望能夠建置城市幣,推播政策訊息、活絡在地商機,卻礙於高成本、地域限制等痛點而難以實現,現在結合區塊鏈與智慧支付技術,打造一站式城市幣共享平台,實踐地方點數互通,成功地在花蓮與台東推動跨域生活圈,單月就發出超過200萬個點數,帶動8,000萬元消費,創造40倍放大效益,促進觀光與經濟發展,成功以創新的數位治理應用,建立獨特的點數循環經濟體系

平台串聯飯店、民宿、伴手禮、夜市、餐廳等花東地區消費回饋通路,並且加碼回饋,打出消費五百元、贈送五百元乘以二的城市幣促銷活動,讓消費者很有感。平台並結合永續議題,鼓勵回收廢電池兌換城市幣,累計已回收38萬顆廢電池,助攻維護東台灣好山好水。

點點全球專案行銷總監盧約聖預告,未來這個平台將導入更多縣市,也將納入金融、電信、百貨等現行點數,打造點數生活圈與生態圈,進一步帶動跨域商機。

「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已匯聚345家業者投入,發展出258項特色智慧應用,帶動超過700億元衍生投資,其中更有85案次智慧解決方案輸出至29個國家,並協助118組新創團隊返鄉落地,展現MIT科技硬實力,放大城鄉共好影響力。

返回